1. 实验器材与准备
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已知焦距,通常选择10-20cm)、蜡烛(或LED光源)、光屏、火柴、刻度尺。共轴调节: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确保像成在光屏中央)。2. 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1:物距u>2f将蜡烛置于两倍焦距以外,移动光屏直至出现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记录物距(u)和像距(v)。步骤2:u=2f移动蜡烛至两倍焦距处,光屏上呈现倒立、等大的实像。步骤3:2f>u>f蜡烛在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如投影仪原理)。步骤4:u=f蜡烛移至焦点处,光屏上无法成像(此时光线平行射出)。步骤5:u<f移走光屏,透过透镜直接观察蜡烛,可见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放大镜原理)。3. 实验结论
成像规律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实像),物近像近像变小(虚像)”。具体规律:u>2f:倒立缩小实像(应用:照相机);2f>u>f:倒立放大实像(应用:投影仪);u<f:正立放大虚像(应用:放大镜)。4. 实验注意事项
光屏无像的可能原因:蜡烛在焦点内(u≤f);三心未共轴;光具座长度不足(像距超出范围)。动态变化分析:蜡烛燃烧变短时,光屏上的像会上移,需调整光屏或透镜位置。遮挡透镜的影响:遮挡部分透镜,光屏上仍能成完整像,但亮度降低。二、高考命题角度及高频考点
1. 实验操作与现象分析
焦距测量:平行光聚焦法(太阳光最小亮斑法)或等大实像法(u=2f时,u=2f,v=2f)。光屏调节:若像偏左/右/上/下,需调整蜡烛或透镜位置(如“像偏左上,蜡烛左上移”)。2. 成像规律判断
图像性质判断:根据物距与焦距关系,判断像的虚实、正倒、大小(如选择题常见“u=15cm,f=10cm,求像性质”)。动态变化问题:蜡烛移动时像距与像大小的变化(如“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3. 实验故障与改进
光屏无像的原因:三心未共轴、物距≤焦距、光具座过短等。实验优化:用LED光源替代蜡烛(成像稳定、便于比较)。4. 跨知识点综合

光路图与公式结合:结合公式 ( frac{1}{f} = frac{1}{u} + frac{1}{v} ),计算像距或焦距。应用实例分析: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原理与成像条件对应。5. 真题示例
示例1(福建卷):问题:调节三心高度后,光屏上仍无像的可能原因?答案:蜡烛在焦点内或光具座过短。示例2(河北卷):问题:当物距u=2f时,若换用焦距更小的透镜,如何调整光屏?答案:光屏需靠近透镜。三、总结与备考建议
实验核心:理解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掌握动态变化的逻辑。备考策略:1. 熟记成像规律口诀,结合光路图理解;
2. 通过真题训练实验故障分析和动态变化问题;
3. 注意实验细节(如共轴调节、光源选择)的考核。
推荐文章
理工科和文科专业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2024-10-28如何准备以提高一分段成绩
2024-12-27地理高考必考的地理概念有哪些
2024-12-08什么是专业志愿与院校志愿
2025-02-16专业选择中的性别偏见
2024-12-05医学类专业的挑战与机遇
2025-03-02高考成绩对工科专业就业前景的影响
2025-02-20如何查询内蒙古高考报名信息
2025-01-30调剂生的学费与普通生有区别吗
202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