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验教育部官方名单

1. 查询教育部官网

  • 教育部每年会发布《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明确列出所有经备案的正规高校。例如,截至2024年6月20日,全国共有3117所高校(含普通高校2868所、成人高校249所)。
  • 操作步骤:登录教育部官网,搜索“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或通过微信公众号“微言教育”查询。
  • 2. 核实新增院校

  • 教育部会定期公布新批准设立的高校名单。未在名单中的学校均属虚假。
  • 二、验证招生代码

    1. 代码类型与来源

  • 正规高校的招生代码分为两类:
  • 教育部统一代码:5位数字(如清华大学代码为10003)。
  • 省级招生代码:4位数字,用于本省志愿填报系统。
  • 虚假大学通常无教育部代码或伪造代码,无法在官方系统中查询到。
  • 2. 查询方式

    如何通过教育部名单和招生代码辨别虚假高校

  • 教育部官网或学信网:输入学校名称可查询其代码及备案信息。
  • 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如各省招生考试院发布的《招生专业目录》。
  • 第三方平台验证:如“圆梦志愿”等工具辅助查询,但需注意平台权威性。
  • 三、其他辨别要点

    1. 官网域名与内容

  • 正规高校官网域名后缀为 .(如北京大学官网为),而虚假大学多用 .com.cn
  • 虚假大学网站通常内容陈旧、无校徽或校园实景图,甚至直接抄袭正规高校简介。
  • 2. 警惕“低分录取”和收费陷阱

  • 任何声称“不看分数、交钱即上”的招生均为诈骗。
  • 正规高校学费公开透明,不会通过私下转账收取费用。
  • 3. 核实地理位置与办学资质

  • 在地图软件中搜索学校地址,虚假大学常无实际校区或地址模糊。
  • 通过学信网验证学历教育资质,未备案的学校无法注册学籍。
  • 四、案例与警示

  • 虚假大学常见套路:冒用“中国”“首都”等名头(如“中国邮电大学”),混淆视听。
  • 诈骗手段:伪造录取通知书、谎称“内部指标”或“补录名额”。
  • 五、总结建议

  • 多渠道验证:结合教育部名单、代码查询、官网域名和实地考察综合判断。
  • 提高警惕:对“高薪包就业”“零门槛入学”等宣传保持怀疑。
  • 官方渠道优先:志愿填报时通过教育考试院系统操作,避免轻信非官方信息。
  • 若发现可疑学校,可立即向当地教育部门举报或通过“中国教育在线”等平台核实,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