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号楼和1号楼附楼实验室的环境改造工程(基础装修)完成后,对高考生实践教学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综合了硬件升级、安全强化、功能完善及教学模式创新:

1. 硬件设施与环境的全面提升
实验室功能分区优化:改造后,公共区域、办公室、会议室等区域重新规划,拆除原有结构并进行装饰装修,优化了实验教学的空间布局,提升了实验室的实用性和功能性。电力系统升级:新增强电系统(包括照明、插座、配电柜等)和给排水设施(不含实验室废水处理),确保实验设备供电稳定,支持更多复杂实验的开展。安全设施强化:改造包含消防系统升级和屋面防水工程,提高了实验室的防火、防水能力,为高考生提供更安全的实践环境。2. 数字化与虚拟实验资源的整合
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学院在改造后推动“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新模式”,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支持高考生通过线上模拟实验预习和复习,弥补传统实验的时空限制。智能化实验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实验室设备进行联网管理,实现预约、监控和数据分析的智能化,提升实验效率。3. 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探究式与项目制学习:实验室改造后,支持更多开放性实验项目,例如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研究、材料合成等,高考生可通过团队合作完成课题,培养科研思维。与高中课程的衔接:改造后的实验室可开展高中化学教材中的拓展实验(如电化学、有机合成),帮助学生深化理论知识,例如通过实验验证勒夏特列原理或氧化还原反应规律。4. 资源共享与开放机制
跨校实践基地合作:根据广西大学实践教育基地管理办法,改造后的实验室将向其他高中开放,支持校际联合实验课程,例如组织高中生参与大学实验室的“化学创新营”。实验设备共享:高校重点实验室(如低碳绿色化工新技术实验室)的高端仪器(如光谱仪、气相色谱仪)可向优秀高中生开放,支持科研启蒙项目。5. 课程体系与评价优化
模块化实验课程设计:结合改造后的设施,开发分层实验课程,例如基础实验(滴定操作)、综合实验(废水处理方案设计)、创新实验(纳米材料制备)。多元化考核方式:引入实验报告、操作考核、课题答辩等评价形式,更全面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6. 安全教育与规范管理
安全培训常态化:改造后的实验室将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如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并配备更完善的防护设备(洗眼器、防毒面具)。实验操作标准化:通过视频监控和操作流程可视化提示(如设备使用步骤投影),规范学生的实验行为,减少操作失误。此次改造不仅提升了实验室的硬件条件,还通过数字化整合、教学模式创新和资源共享机制,为高考生构建了更安全、开放、前沿的实践教学平台。高中生可通过参与大学实验室项目,提前接触科研流程,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如证据推理、创新意识),为高考及未来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具体实践机会可关注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官网或联系学院实践教学中心。
推荐文章
高考经济类考题如何区分资产管理VS财富管理
2025-03-18国戏专业学生的实习机会如何
2025-02-17高考志愿填报时需要注意的误区有哪些
2025-02-21金融学专业的热门职业有哪些
2025-02-10高考后必看:热门专业与冷门职业的真相解析
2025-03-28什么是志愿填报梯度
2024-12-07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的区别是什么
2024-12-02高考成绩单上各科目的含义是什么
2024-11-20二次函数顶点式与图像平移变换的高考关联性分析
2025-03-16如何获取各专业的就业数据和薪资信息
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