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业志愿与调剂规则

  • 不服从专业调剂:若考生分数达到院校投档线但未达到所填专业分数线,且未勾选“服从调剂”,学校可能直接退档。例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明确提到“所填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 专业组内调剂限制:部分院校要求调剂仅限同一专业组内,跨组调剂不被允许,若考生未合理填报可能导致退档。
  • 2. 身体条件与特殊要求

  • 体检不合格:部分专业对视力、色觉、身高等有明确限制(如医学类、军事类),考生若未符合要求会被退档。例如,河南高考退档案例提到“体检结论不合格”是主要原因之一。
  • 性别或语种限制:某些特殊专业(如航海、外语类)可能限制性别或要求特定外语成绩,未达要求会被退档。
  • 3. 单科成绩要求

  • 单科分数不达标:部分专业对单科成绩有硬性要求(如英语专业要求英语单科≥120分),即使总分达标也可能因单科不足被退档。例如,医学类专业可能对化学、生物成绩有额外要求。
  • 4. 综合测试或面试要求

  • 未参加综合测试:部分院校(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规定,若某专业报考人数超额,考生需参加综合测试,未参加者直接失去录取资格。
  • 测试成绩不合格:如退役士兵免试专升本招生中,综合测试成绩未达要求或同分未通过面试者可能被退档。
  • 5. 政策性退档风险

  • 投档比例超计划:高校按1:1.05~1.2比例提档,若考生成绩靠后且不服从调剂,可能因计划额满被退档。例如,四川新高考提到“投档比例暗藏风险”。
  • 优先录取规则:部分院校对荣立三等功的考生优先录取且不占计划名额,普通考生若未注意竞争比例可能被挤出。
  • 6. 学籍与学历要求

  • 未按时取得毕业证:专升本考生若未在入学前取得专科毕业证(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要求2025年7月15日前),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 学籍或档案问题:如联合培养专业需将档案寄送至指定院校,未按要求操作可能导致资格问题。
  • 7. 特殊招生条款

  • 退役士兵专业限制:部分院校要求退役士兵不得跨大类报考专业,如学前教育不能转报法学。
  • 诚信记录与材料审核:提供虚假材料(如成绩单、服役证明)或存在严重不诚信记录,将被取消录取资格。
  • 如何规避退档风险?

    招生简章中哪些细节容易导致退档

  • 仔细阅读招生章程:重点关注“录取规则”“身体条件”“单科要求”“调剂政策”等章节。
  • 合理设置志愿梯度:采用“冲稳保”策略,确保保底志愿稳妥。
  • 服从专业调剂:除非有绝对把握,建议勾选服从调剂以增加录取概率。
  • 提前核对特殊要求:如体检报告、单科成绩、面试准备等,避免因疏漏被退档。
  • 建议考生在填报前逐项对照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必要时联系招生办确认细节,以最大限度降低退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