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对院校及专业信息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必须核对的七项核心信息

  • 一致性确认:检查录取通知书上的院校名称、专业是否与考生填报的志愿及官方查询结果(如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一致。若发现不一致,需立即联系学校或招生部门核实,避免被虚假院校欺骗。
  • 学校资质验证:确认录取院校是否为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教育资格的正规高校,可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或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
  • 2. 查验校长签名和学校公章

  • 签名与印章:正规录取通知书必须加盖高校公章,并由校长亲笔签名。考生需核对签名是否与学校官网公布的签发人一致,缺失签名或印章模糊的需警惕。
  • 3. 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录取信息

  • 录取状态查询:登录省级教育考试院网站或高校指定渠道,输入准考证号等信息,核实录取状态是否与通知书一致。
  • 新生名单比对:部分高校会在官网公示录取新生名单,考生可交叉验证是否在列。
  • 4. 检查档案材料完整性

  • 纸质档案内容:收到纸质档案后需确认是否包含毕业生登记表、学籍档案、入团志愿书、高考成绩单等重要材料,且密封完好不可私自拆封。
  • 电子档案调取:确认是否已通过高中或招办完成电子档案转接,避免影响入学资格。
  • 5. 确认录取通知书投递时间

  • 批次对应:录取通知书按录取批次发放,若在提前批录取阶段收到高职院校通知书,可能为虚假信息。
  • 物流追踪:通过EMS官网或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查询物流单号,确保投递轨迹真实可查。
  • 6. 核对随附物品及入学须知

  • 必备物品清单:检查是否包含《入学须知》、资助政策说明、校园简介、银行卡、电话卡等,缺失需联系学校补发。
  • 防诈骗提示:注意入学须知中是否包含学费缴纳方式、防诈骗提醒等关键信息,避免因信息遗漏导致财产损失。
  • 7. 验证学籍信息并防范诈骗

  • 学信网备案查询:入学后登录学信网核实学籍注册信息,确保与录取通知书一致。
  • 异常费用核查:警惕要求提前缴纳“保证金”“激活费”等非官方收费项目,所有费用应在入学后按校方指引缴纳。
  • 注意事项:若发现通知书异常(如非EMS寄送、信息矛盾等),应立即向招生部门举报,并保留证据。妥善保管个人信息,避免在社交平台泄露通知书上的敏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