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向公费师范生专项计划

  • 政策内容:针对海南省生源,设有“小学教育(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定向公费培养师范生”项目,含地方优师专项。考生需具有定向培养市县户籍,录取后与学校和定向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毕业后回定向市县服务至少6年。
  • 录取优惠:安排在本科提前批录取,高考成绩需达到本科线,并通过统一面试。录取时优先户籍生源,生源不足时可调剂其他市县合格生源。
  • 英语要求:小学教育(英语教育方向)要求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满分150分)。
  • 2. 学费及生活补助

  • 免费师范生政策:中央财政承担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补助,确保学生无经济负担完成学业。毕业后按协议到指定中小学任教,享受事业单位编制。
  • 高收费专业限制: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等专业学费较高,但仅录取有该专业志愿的考生,且志愿优先。
  • 3. 录取分数倾斜

  • 定向项目分数优势:定向公费师范生录取分数通常低于普通批次。例如,2023年海南本科提前批定向公培生最低分在529分左右,而普通师范类专业如汉语言文学、英语等最低分达546分以上。
  • 综合成绩计算:体育教育类专业按文化成绩60%+专业成绩40%的综合分录取,文化课成绩占比高,对文化课优秀考生有利。
  • 4. 转专业与培养灵活性

  • 入学后分流:除定向培养、艺术体育等特殊类别外,师范类专业学生入学一年后可申请转专业或保留原专业,灵活调整发展方向。
  • 中外合作项目: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等专业提供双学位机会,修满学分后可获海南师范大学和外方学校文凭,提升就业竞争力。
  • 5. 面试与综合素质评价

    海南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报考有哪些政策倾斜

  • 面试优先录取:定向公费师范生需通过统一面试,面试合格者按高考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强化师范生综合素质考核。
  • 高考改革省份政策:在“3+1+2”或“3+3”省份,录取时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对师范类专业倾向综合素质较高的考生。
  • 6. 就业保障与服务流动

  • 岗位落实:免费师范生毕业后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到中小学任教,确保有编有岗,并支持在职攻读教育硕士。
  • 服务期流动:允许在协议服务期内通过流动或教育管理工作调整职业路径,政策灵活性较高。
  • 海南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的政策倾斜覆盖从招生录取、学费减免到就业保障的全链条,尤其注重基层教育人才的定向培养。考生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定向公费项目享受政策优惠,或通过普通师范类专业灵活规划职业发展。具体报考时需关注各专业单科成绩要求及户籍限制,合理选择批次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