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量流动的核心概念与过程
1. 起点与路径
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或化能合成作用固定的化学能),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进入生态系统。流动路径沿食物链(网)进行,依次传递至各营养级(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
典型题型:
ext{粪便量}),而传递效率为 (C/A
imes 100%)(通常为10%~20%)。2. 单向流动与逐级递减
常见设问:
分析某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的形态,如森林生态系统(乔木→昆虫)可能呈现倒置的数量金字塔,但能量金字塔始终正置。
二、能量流动与生态系统组成要素的关联性
1. 生产者
2. 消费者
压轴题示例:
3. 分解者
真题链接:
三、高考压轴题常见题型与解题策略
1. 能量流动模型分析
如图示能量流动模型,需明确各字母含义(如 (C
① 确定各营养级能量输入与输出;
② 计算传递效率(不超过20%);
③ 结合分解者能量来源排除干扰项。
2. 生态金字塔与能量流动关系
真题示例:
3. 综合应用题
示例:
四、解题误区与高分技巧
1. 误区警示:
2. 高分技巧:
五、真题演练(模拟高考压轴题)
题目: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如图所示(单位:百万千焦),回答以下问题:
1.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为______。
2. 能量从生产者到次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______%。
3. 若次级消费者数量骤减,短期内生产者数量将如何变化?说明理由。
解析:
1. 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111百万千焦);次级消费者同化量为3.0百万千焦。
2. 传递效率为 (3.0/111
imes 100% ≈ 2.7%)(需判断是否符合10%~20%的规律)。
3. 生产者数量可能先增加(次级消费者减少导致初级消费者数量上升,后因过度摄食而下降),需结合具体模型分析。
总结:能量流动的压轴题需紧扣“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结合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功能联系,灵活运用模型分析和计算技巧。特别注意分解者的作用边界及能量传递效率的隐含条件。
推荐文章
经济学专业需要掌握哪些数学知识
2025-02-27新高考志愿填报的三种方法有哪些
2024-12-06外地户口考生如何备战高考
2025-03-01农业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2025-02-03选择专业时应考虑哪些高考分数线因素
2024-12-06高考复习如何分阶段制定不同学科的学习重点
2025-03-19如何理解衍生品市场的运作
2025-02-11计算机网络专业需要掌握的技术
2025-02-17什么是跨专业考研,适合哪些学生
2024-11-12如何分析分数线与行业需求的关系
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