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录取批次顺序

  • 零志愿:属于独立批次,通常在普通批次之前,但在某些省份(如上海)可能位于综合评价批次之后、本科提前批之前。例如,上海高考本科录取顺序为:综合评价批次 → 零志愿批次 → 本科提前批
  • 提前批:是普通批次(如本科一批、二批)之前的最早录取批次,包含军事、公安、公费师范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时间早于其他批次。
  • 2. 录取规则

  • 零志愿
  • 平行志愿:部分省份(如上海)的零志愿批次采用平行志愿模式,允许填报多个志愿(如3个平行志愿),投档时遵循“分数优先”原则。
  • 仅限顶尖院校:通常仅针对清华、北大等少数顶尖高校,且招生计划极少(如上海每年仅50余人)。
  • 提前批
  • 顺序志愿:多数省份的提前批采用顺序志愿(即志愿优先),第一志愿至关重要。若第一志愿未被录取,后续志愿录取概率极低。
  • 调剂限制:专业调剂仅限于同一院校专业组内,且部分类别(如军校)要求考生符合严格的身体、政审条件。
  • 3. 优先级与影响

  • 零志愿:若被零志愿录取,则无法参与后续批次(包括提前批和普通批)的录取。未被零志愿录取的考生仍可正常参与提前批或普通批的投档。
  • 提前批:若被提前批录取,后续所有批次志愿自动作废;若未被录取,不影响普通批次的录取。
  • 4. 适用范围

  • 零志愿:仅适用于少数高分考生,且院校范围极窄(如上海仅清华、北大)。
  • 提前批:涵盖更广泛的特殊类型院校和专业(如军事、师范、飞行技术等),考生需符合特定条件(如体检、政审)。
  • 零志愿的优先级取决于省份设置,在上海等地区其录取顺序早于提前批,且录取规则更偏向高分优先;而提前批作为最早的大规模录取批次,采用顺序志愿模式,强调第一志愿的重要性。两者的共同点是,一旦被录取即终止后续批次投档,考生需根据自身分数和意愿谨慎选择。

    零志愿录取与提前批录取的优先顺序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