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改变者”,这是2017年高考作文题的主题。文章强调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点阐述了每个人自己通过自身的改变可以产生积极影响并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文章鼓励人们摒弃被动和消极的态度,勇于承担个人责任,积极寻求自我完善的途径,从而对社会做出贡献。通过全文的描述,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2017全国1卷高考作文题

2017全国1卷高考作文题

2017全国1卷高考作文题是“礼仪之邦”,这个话题是以礼仪为主题,强调我们国家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应该注重礼仪,并且呼吁民众在生活中要尊重他人、注重礼仪。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规范,是一种修养和修为。从古至今,礼仪一直贯穿于华夏文明的历史发展中。礼仪重在形式,也重在内涵。无论是朝代交替、政治变革,还是生活场合、社交礼仪,都是在礼仪的指导下进行。礼仪不仅可以建立文化自信,更能够强化国家形象和文化影响。

作为公民,我们应该敬重他人,体现礼仪。礼仪是我们减少矛盾、增进感情的重要方式,它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和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习礼仪,并且遵守礼仪,崇尚文明之风,将礼仪之风在家庭和社会传承下去。

仪式是礼仪的一种形式,它不仅包含了形式上的规范,还有更加深刻的内涵。通过仪式,我们可以感受到对祖先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可以感受到国家对人民的关爱和祝福。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结婚、葬礼等是必不可少的仪式。这些仪式不仅体现了礼仪之美,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美德培养。

礼仪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身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一起尊重礼仪,塑造和推广文明之风,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2、2017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

2017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

2017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是一道引起广泛讨论的题目,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撰写一篇主题为““乡愁””的作文。乡愁是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是对故乡、亲人、朋友的眷恋和怀念。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乡愁的理解和感受。

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城市打拼,面对的是繁忙的工作、高压的生活和陌生的环境。这时,人们的思乡之情变得更加强烈。在这个时候,乡愁就成为一个共同的话题,成为许多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宝藏。

乡愁不仅是对故乡的思念,更是对那个时光的回忆和珍惜。小时候,我们在爷爷奶奶的田野里奔跑,放风筝,在村里的小河里钓鱼;长大后,我们则是在咖啡馆里喝咖啡,逛商场购物,匆匆忙忙地度过每一天,却常常感到内心空虚和寂寞。这时,我们就需要乡愁,需要回到阳光明媚的乡村,重温童年的欢乐,或是去寻找那些年我们错过的,珍惜那些仍在身边的人和事。

而乡愁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就像歌曲《乡间小路》中唱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也就是说,当我们身处于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时,我们往往会忽略掉它的美好,只有离开了它之后,才会意识到它的珍贵。乡愁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让我们更加用心去生活。

乡愁也是对我们未来的期许。我们无法免于离乡背井,但我们可以将乡愁携带在心中,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力量和支持。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在自己心中设立一块田野,让自己的心灵永远浸泡在绿油油的金色田野中,感受着乡愁带给我们的力量和支持。

总而言之,乡愁是一种美好而又复杂的情感,它让我们回忆过去,珍惜现在,期待未来。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乡愁,它可以是家乡的风景,也可以是家人的笑容,更可以是一份心灵深处的感悟。

3、2017年全国一卷作文题目

2017年全国一卷作文题目

作为2017年高考的一道题目,全国一卷的作文题目是广受关注的。这道题目的命题背景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和能力”,最终呈现为“怎样培养自己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对于这道题目,首先需要明确“创新能力”的定义。创新能力是指个体在创新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特别是在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和产出创新成果方面表现出的能力。那么,怎样培养自己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呢?

我们需要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良好的教育可以激发个体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在学校中,教师需要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学生也需要认真听取老师的教诲,勇于探究、勤于实践,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我们需要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践、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进行科研、社会实践、文化交流等活动,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视野,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

我们需要建立正确的创新观念。创新是一种精神,是追求卓越和实现梦想的过程。我们需要摒弃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重视创新的文化价值,认识到创新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

我们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创新是一种长期的过程,需要经历多次试验和失败,需要有充足的耐心和毅力。我们需要相信自己可以实现梦想和目标,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追求更高的成就。

作为一道高考作文题目,这道题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提高个体的创新能力和素质。通过对这个话题的思考,我们可以认识到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教育、实践、观念、信念和毅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地培养和积累。只有在不断地实践和努力中,我们才能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2017年全国1卷高考作文题以“你有一次机会,让人们记住你”为题目,要求考生从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者想象中的场景出发,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这个题目充满了启发和启示,让人感慨:“人生有很多次机会,但也是因为机会只有那么几次,所以才显得它们如此宝贵。”我们应该珍惜机会,不放弃任何多一分的努力,用我们的行动去证明自己,去让别人记住我们,去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去感染他人,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