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这一节日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更是一部载满历史记忆与文化情感的诗篇。在这个日子里,人们怀着敬意和喜悦,纪念屈原,庆祝丰收。本文将以端午节为中心,结合诗词和古诗欣赏,展现这个古老而美丽的节日之魅力。

端午节的起源与传说

端午节起源

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至3000多年前的中国战国时期。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楚国被灭时投汨罗江而死,以抗议楚国被灭的不幸命运。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举行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活动,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作文二年级下册;端午节诗词和古诗欣赏

诗词欣赏:歌颂端午情怀

杜甫《端午日青龙阁呈徐公》

青龙阁上一日斜,千里清风吹画檐。

青衫湿,竹叶颠,送君新竹千株鲜。

竹风斜,竹雨翻,岩畔孤舟水粼粼。

苏轼《浣溪沙·端午》

盼晴山水美无涯,正是江南好风光。

端午佳节正忙碌,龙舟竞渡喜欢狂。

清风送爽情意浓,吃粽赛龙嬉戏忙。

把酒欢歌共欢腾,端午情思满心坊。

古诗赏析:端午情感永恒

白居易《端午日青龙阁》

五月五日风和雨,青龙阁上竟何如。

高低斜直十馀里,呈叔千年此际初。

李商隐《暮春之初早起读书》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端午节,以其独特的起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诗词和古诗的妙语,更是端午节情感的载体,传承着对祖国传统的尊重和热爱。在这个节日里,让我们怀着诗情画意,共同品味端午节的美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