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价招生是一种高考改革后兴起的高校招生录取方式,旨在通过更加全面地评估考生的能力和素质来选拔学生。这种方式从2015年开始实施,逐渐被更多高校采纳。综合评价招生考虑的因素包括:

高考成绩:通常占综合成绩的60%,是衡量学生学术能力的基础。

什么是综合评价招生方式

高校考核结论:包括学校组织的能力测试,如笔试和面试,占30%。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反映了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业表现,占综合成绩的7%。

综合素质评价:考察学生的非学术能力,如社会实践、领导力等,占3%。

高校自身培养特色要求:高校根据其教育理念和专业需求设定的特定考量。

综合评价招生的目的是打破“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模式,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为高校提供多元化的生源选择。考生的综合成绩由上述几个方面按比例合成,高校根据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大多数高校采用“631”模式,即高考成绩60%,高校考核30%,高中学业成绩10%的分配比例。

综合评价招生计划规模有限,一般不超过高校年度本科第一批招生计划的5%。报名时间通常在每年的3月底至4月初,具体流程包括高校发布招生简章、考生报名、提交材料、高校初审等环节。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过程不涉及中介,考生和家长应直接与高校联系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