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中的补录,是指高考录取过程中的一种补充录取机制。当高校在第一轮招生中未能完成既定的招生计划,即报名人数少于招生名额,或者在开学时由于部分被录取的学生未报到导致出现空余名额时,这些院校会进行第二次招生,即补录。补录为那些在初次录取中未被任何学校录取的考生提供了额外的录取机会。
补录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通知发布:省级教育考试院会在特定时间,通常是所有批次录取结束后或是在新学期开始前后,公布需要补录的院校名单和剩余计划。
填报志愿:考生需要根据公布的补录信息,重新填报志愿,选择有补录名额的院校。补录志愿通常分为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且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分数线调整:补录时,院校可能会根据剩余计划和报考情况调整录取分数线,这意味着补录的分数线可能低于原始批次的分数线。
录取:教育考试院根据补录志愿和院校的补录计划进行投档,院校按照其录取规则进行录取。
补录是落榜考生的一次重要机会,但需要注意的是,补录的院校和专业选择可能相对有限,且可能不包括所有考生心仪的学校或专业。考生应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补录信息,及时、准确地填报补录志愿。
推荐文章
传媒专业的实习机会如何
2024-12-25高考志愿中的非全日制与全日制区别
2025-01-22国际关系专业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024-11-27网络安全专业的未来趋势是什么
2024-11-20平行志愿中专业调剂是如何运作的
2024-11-30艺术设计专业的就业趋势如何
2025-01-22相关专业的交叉选择技巧
2025-01-02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什么
2024-11-24高考志愿填报中的平行志愿如何理解
2025-02-01国际关系专业的学习内容与就业前景
202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