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志愿填报模式:

在“院校专业组+专业(类)”模式下,调剂仅限于同一院校专业组内未录满的专业,不能跨专业组。

“专业(类)+院校”模式通常不涉及传统意义上的调剂,因为每个志愿都是独立的专业选择。

对于非高考改革省份的“院校+专业”模式,如果分数不够所填专业,服从调剂则可能被调至该院校其他未满额的专业。

高考志愿调剂的限制条件有哪些

2. 考生分数:

考生的分数必须达到所报考院校的投档线,但未达到所选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时,才涉及调剂。

分数是决定是否能被调剂到其他专业的关键因素。

3. 专业志愿填报与服从选项:

专业服从:考生同意在所报专业未被录取时,调配到同院系的其他专业。

学校服从:考生同意未被志愿专业录取时,可被调剂到同批次任意缺额院校,但这在新高考模式下较少见。

4. 新高考地区特殊规则:

湖北、湖南、福建、广东、江苏等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的地区,调剂限于同一专业组内。

河北、辽宁、重庆等采用“专业类+学校”模式的地区,基本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专业调剂。

5. 个人偏好与风险:

考生需权衡学校与专业的重要性,选择是否服从调剂。重视学校的考生应考虑服从,以增加录取机会;而更看重专业的考生需谨慎选择,避免被调剂到不心仪的专业。

高考志愿调剂的限制条件主要由考生的志愿填报策略、所在地区的高考模式、以及考生的分数和对学校与专业的偏好决定。在新高考制度下,调剂规则更加细化,且在某些模式下几乎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跨专业组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