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品取用与处理相关

1. 直接接触药品

禁止用手触摸化学药品,尤其是腐蚀性、有毒物质(如浓硫酸、强酸强碱)。

示例: 若皮肤沾到浓硫酸,应立即用布擦拭后冲洗,而非直接用水洗。

2. 随意闻尝药品

禁止将鼻子凑近试剂瓶口直接闻气体,更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如结晶状物质)。

3. 剩余药品处理

用剩的药品不得放回原瓶(活泼金属如钠、钾除外),也不得随意丢弃或带出实验室,需按指定容器分类处理。

二、仪器操作与实验步骤中的违规行为

1. 加热与容器使用

  • 禁止用酒精灯内焰或焰心加热(应使用外焰)。
  • 加热烧瓶时未垫石棉网,或加热后的坩埚直接用手拿取(需用坩埚钳)。
  • 液体加热超过试管容积的1/3,或试管口朝向自己或他人。
  • 2. 酒精灯使用

    哪些行为在高考化学实验中被严格禁止

  • 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灯,熄灭时禁止用嘴吹(应用灯帽盖灭)。
  • 3. 过滤与分液操作

  • 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导致杂质混入滤液。
  • 分液漏斗未静置分层直接排放液体,或未打开上口塞子直接放出下层液体。
  • 三、安全与考场纪律违规

    1. 个人防护缺失

    未穿实验服、未戴护目镜或手套进行危险操作(如强酸实验)。

    2. 实验室行为规范

  • 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喧哗或佩戴耳机。
  • 禁止私自带走实验器材或药品。
  • 3. 废液处理不当

    未按分类要求处理废液(如强酸废液直接倒入水槽)。

    四、实验数据与记录的禁忌

    1. 篡改或伪造数据

    实验现象或数据需如实记录,禁止编造结果。

    2. 操作顺序颠倒

    如未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直接加药品,或未冷却就读数(如量气装置)。

    五、特殊试剂的错误操作

    1. 易挥发、易燃试剂

  • 液溴、氨水等未密封保存,或白磷未浸没于冷水中。
  • 浓硝酸、硝酸银等见光分解试剂未避光存放。
  • 2. 危险反应未防护

    如产生有毒气体(Cl₂、SO₂)的实验未在通风橱中进行。

    总结

    高考化学实验的禁止行为核心围绕安全规范操作准确性。考生需熟记基本操作(如试纸使用、仪器检漏),并严格遵守实验室纪律。实验前需明确步骤,实验中注意观察记录,实验后规范整理器材和废液。建议结合《高考化学实验答题模板》强化操作逻辑与术语表述。